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对档案工作来说,安全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红线、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疏忽和放松。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也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档案安全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近段时间以来,各级档案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部署和国家档案局有关要求,把档案安全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加强应急管理,压实安全责任,用实打实的硬举措筑牢安全屏障。
1
聚焦风险隐患开展综合治理,
实现安全管理体系化
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部署,国家档案局结合档案工作监督检查、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等工作,在档案系统深入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在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监督检查中,对档案库房选址、楼面荷载、消防安防、应急处置等开展风险等级判定;在集中反馈第二轮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结果时,对安全问题给予清单式反馈,旨在督促推动档案部门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落实落细安全责任,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综合安防体系。
确保档案实体和信息的绝对安全,关键是要把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到档案“收、管、存、用”各环节,在管理上形成闭环。2025年以来,山东省档案馆围绕打造档案安全管理闭环组织实施“档案全流程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加强源头安全质量管控,认真落实《山东省省直单位档案移交进馆办法》,提前与档案移交单位对接沟通,及时跟进开展业务指导,并对实体档案保管情况和档案整理样本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严格进馆数据规范管理,研究制定档案数据检查操作规范,对检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确保进馆档案机读目录和数字化成果质量检查标准化、规范化。实施馆藏档案精准管控,结合常态化开展的档案清点工作,精细化标记馆藏档案存储信息,实现数字档案馆系统集成管控馆藏档案。加大实体档案保护力度,改造库房空调系统调节改善温湿度,重点对馆藏革命历史档案开展修复,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制定修复方案,恢复受损档案原貌,延长实体档案寿命。
应急管理是档案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的检查调研中发现,有的档案部门应急预案结合地区现状、单位实际不够,有的档案部门应急培训演练以及在此前后的推演复盘不够,有的档案部门推进与公安、消防、网管等部门联防联动不够。针对类似问题,辽宁省档案馆下大力气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制修订《档案安全防风险预案》等8项工作预案和规章制度。依托驻地公安部门设立“一键报警”系统,遇有突发情况时报警可直达公安等部门,确保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坚持每半年组织1次全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每季度定期组织安保队伍进行“双盲”(不提前通知时间、不预设场景)应急处置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及时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了按防火分区分组疏散规则、疏散引导员替补规则、疏散人员清点核查规则等。目前全馆600余名干部职工5分钟即可完成紧急疏散。
2
聚焦汛期安全推动关口前移,
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
洪涝、台风及其次生灾害是危害档案安全的重要因素,加之近年来汛期极端暴雨等多发频发,对档案部门的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每年都有个别地方档案部门由于防汛措施不到位,发生档案库房被淹、档案被水浸泡等安全事故,教训极其深刻。
2025年7月,全国进入主汛期,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关于做好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防”字当先打好主动仗,结合实际制订汛期档案安全工作方案,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强化防汛抗洪各项措施,确保汛期安全防范工作思想到位、职责到位、指挥到位、措施到位。
河北、福建、广东等地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汛期档案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的还按照“四不两直”方式直插一线对档案馆和机关、企业档案室汛期档案安全防范工作开展抽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组建检查组对冶金档案馆等所属单位档案库房开展汛期安全检查。中国海油将原先分散在三地保管的档案有序安全搬迁至新建的档案库房,指导督促湛江分公司等所属单位档案部门有效应对台风等恶劣天气。
2025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3次登陆浙江,带来雷暴、大风和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浙江省档案局迅速部署,指导相关地区档案部门、有关单位落实防范措施,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物资等人、措施靠前”。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温州提前建立市、县档案部门和基层档案室三级联络网,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聚焦档案馆库门窗密封性、电路管线安全性、排水系统通畅性等关键因素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山区、海岛乡镇档案室实地走访查看、指导建立应急预案。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后,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极易引发特大洪水和城市内涝等灾害。为此,天津市档案局汲取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防范处置经验,把汛期档案安全工作作为阶段重点任务,部署全市档案部门开展风险隐患拉网式排查,有针对性地督促指导蓄滞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档案部门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加强抢险培训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3
聚焦服务外包强化安全监管,
确保安全责任不外包
近年来,档案服务外包过程中档案丢失、损毁和失泄密事故等时有发生,有的未严格审核外包企业背景资质导致不具备涉密档案数字化加工资质的企业承担相关业务,有的因管理不善导致涉密档案数据未按照国家保密要求进行安全存储,有的因工作失误导致档案数据损毁或信息不当扩散,反映出数字化转型期档案安全挑战加大,尤其是档案服务外包中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档案服务外包安全管理。按照“核心业务不得外包,涉密档案控制外包,敏感档案谨慎外包”的原则从严把握档案服务外包范围,全面加强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档案出入库、系统建设、信息处理、载体管理等安全措施,严格落实安全保密相关要求,持续完善安全保密防控机制,严防窃密、泄密、失密情况发生。
加强安全监管首先是要把好服务外包作业准入关,加强资格审查和现场核查,确保外包服务单位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海关总署对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建立“准入—监管—溯源”全链条管控机制,严格审核外包单位资质,重点核查其数据安全处理能力及保密资质,并在项目启动前、实施中,不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排查,对存在风险隐患的设备加强管理,对存在风险隐患的人员及时调换。
审计署严格档案数字化外包服务合同审核和公司人员资质审查,在合同中明确要求数字化服务人员均为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备案的重要定密人员,定期开展保密培训和考试,对离岗离职人员开展保密提醒谈话,履行清退交接手续,严格执行涉密人员脱密期管理。档案部门还联合署保密办分批次对署本级和开展数字化工作的各特派办开展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到位。
外包监管严重缺位是造成失泄密的主要原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强化档案数字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中国民航局制定出台《纸质档案数字化安全管理工作指南》,对数字化外包前期工作、档案实体安全、加工场所安全、设施设备安全、成果验收等提出具体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操作规范,指导民航系统各单位安全有序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新华社规范档案数字化成果管理,依据数据敏感程度实施分类分级保护、加密存储,采用“在线(实时可用)+近线(快速恢复)+离线(安全隔离)”相结合的三级备份策略,确保遭遇意外时能快速、完整恢复数据,保障数据的长期安全。
中国联通集团公司档案部门与集团公司安委办协作,将档案安全内容纳入生产安全检查,并将档案服务外包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档案安全常态化监督检查范围,推动下属公司严格落实档案业务服务外包标准规范和保密管理要求,严格开展对服务外包的招投标工作。国家能源集团制定《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规范》,明确档案数字化管理责任、管理要求、管理范围、管理措施,规范管理流程,并将档案数字化管理纳入集团一流档案管理行动计划“三步走”工作任务和评估指标体系,在统筹集团档案业务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推动档案系统信创改造,并将安全等级提高到等保三级。
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十四五”临近收官,档案事业各项发展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档案部门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紧紧围绕《“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地址:昆明市盘龙区新迎路126号 电话:0871-63319476
昆明城建档案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12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滇B2-20090009-5